福州3D打印

福州3D打印

当前位置: 福州3D打印 > 企业新闻 > 3D打印混凝土性能与可打印性的协同提升企业新闻

3D打印混凝土性能与可打印性的协同提升

更新时间: 2024-11-26 11:39:42  查看次数: 151    
剑麻纤维在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中会发生动态变化,这就使得加了剑麻纤维的混凝土材料更能符合 3D 打印混凝土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要求。在同样的纤维掺量和长度的试验条件下,剑麻纤维的表现很不错。当研究 3D 打印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时,得重点关注纤维长径比、表面性能以及吸水性对整个材料流变性能产生的影响。在实际工程应用的时候,如果不想改变 3D 打印混凝土的可打印性,那就应该使用直径比较大、表面亲水效果好的合成纤维来提升整个材料的性能。要是用天然植物纤维的话,就得选直径大且处于吸湿状态的纤维来增强材料的整体性能。
福州3D打印
3D 打印混凝土实际施工有材料拌和、打印和硬化这三个阶段。在进行混凝土 3D 打印时,打印机的参数和材料性能相互匹配是非常重要的。这不但会影响 3D 打印混凝土早期的打印效果,还会影响材料后期的力学性能。所以,对 3D 打印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可打印性进行评估,是这项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这一章会在第四章研究的基础上,开展 3D 打印柔性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可打印性研究,用材料挤出的难易程度来评价材料的可打印性。在对材料可打印性进行评价之后,给柔性纤维增强的 3D 打印混凝土找到合适的挤出速度,保证每组材料的打印质量都差不多,为后面 3D 打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测试做好准备。现在国内外的学者把 3D 打印混凝土的可打印性主要分成可泵送性、可打印时间、可挤出性和可堆叠性。也有学者在 3D 打印过程中的加料环节采用泵送的方式,所以在材料的可打印性要求里,又多了可泵送性这个评价指标。这项研究在固定测试时间的条件下,对 3D 打印混凝土打印后单条试件的打印质量以及可打印性进行评估。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对 3D 打印混凝土的可打印性做了相关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