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Nicolas Roussel 讨论了 3D 打印水泥基材料浆体的性能要求,像静态屈服应力、弹性模量还有流动开始时的临界应变这些,重点分析了挤出和沉积过程中的流动行为。他指出在沉积过程中的静态屈服应力是重力传播和絮凝在对抗。触变性也会影响层间结合力,高触变性会让层间结合力变差,这样的材料适合建墙体构件,可以防止内部骨料沉积,而以多层建造为主的平板样品应该用低触变性的材料。

Suvash Chandra Paul 等人在文章里说,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工作效果更好。但是混凝土的水化是随着时间不断进行的过程,而且如果混凝土在塑性状态后被扰动了,它硬化后的性能会有很大不同。随着时间推移,也会有水分不断流失,比如蒸发掉。他们研究了加纤维对混凝土触变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。加了纤维后,拌合物的静态屈服应力明显提升了,但是触变性和动态屈服应力降低了,这是因为纤维加入后,基体在流变仪里会发生滑移。同时他们指出,为了让材料有好的泵送性,触变值应该大于 10000N·mm·rpm。还发现 3D 打印混凝土材料的屈服应力、粘度和触变性这三种特性之间没有关系。